实现流程标准化、管理专业化、运维精细化、 服务便民化和运作市场化,

全面提升高速公路管理和服务水平。

公司新闻行业动态


共话更可持续的交通——2023世界交通运输大会召开

来源:蜀道集团官网  发布时间:2024-06-20 09:23:12  点击率:12


“交通方式的变革以及交通运输科技的发展,正成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经济振兴的重要力量。我们要持续增强创新动力、完善制度、健全体系,不断攻克交通运输智能化、数字化、轻量化、绿色化等共性技术难题。”中国科协党组副书记束为在湖北武汉举行的2023世界交通运输大会上说道。

6月14日至17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交通运输部、中国工程院、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3世界交通运输大会在武汉举行。围绕“创新·低碳·智慧·共享——更可持续的交通”主题,大会打造了261场平行论坛、44场专项活动,聚焦世界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技术问题,展示各国交通运输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与发展模式。

智慧交通与道路安全

安全和效率是交通运输的两大核心目标,安全涉及人的生命和健康,是核心中的核心。为了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率、提升交通安全水平,城市道路、国省干线、高速公路等越来越多地使用智慧交通方案。在大会上,专家学者们展现了先进的技术手段和应用方法,为提升道路交通安全水平提供全新的解决方案。

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加拿大国家首席科学家塔里克·塞耶德在大会开幕式上,做了题为《迈向更安全的城市网络:先进技术和大数据的作用》的主旨报告。塞耶德在报告中,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的具体应用途径。摄像头、激光雷达等传感器可以收集到海量的、秒级短时内更新的实时数据。我们无需真正的事故伤亡数据,仅以险情大数据,即可对道路风险进行实时预测和评估。塞耶德进一步提出了交通安全的实时评估、安全路线的动态辨识、交通事故黑点的实时监测、交通安全与效率的实时控制、自动驾驶车辆/行人/电动自行车的交互建模五种大数据应用途径,并以美国帕洛阿托、希腊雅典、埃及开罗和中国上海等实际案例展示了应用方法及有效性。

在智能交通基建设施与安全管控技术论坛上,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智能交通与智慧城市研究院交通安全与保障技术研发中心副总工程师单东辉做了题为《国省干线公路主动交通安全防控技术与实践》的报告。单东辉团队根据在云南、江苏、陕西等省份常年的项目积累和事故数据分析,发现了国省干线交通事故的三个特征,进而提出了“基于数据和场景的驱动,实现从被动安全到主动安全转变”的国省干线安全管控策略。

交通运输部路网监测与应急处置中心副主任王刚在智慧路网论坛做了题为《交通守望者—基于车路协同的智慧路网出行服务新模式》的报告,阐述了基于车路协同的事故信息触达方式。“交通守望者”将外场监测系统的大量数据信息,用人工智能分析处理后,通过通信系统传递给ETC门架,再通过门架天线快速发布给通行车辆的ETC用户端。王刚指出,ETC本身即车路协同,该方案试图融合监控、收费、通信三大系统,提升路网安全水平和出行服务水平。

车路协同的未来发展

建设智慧高速,发展车路协同自动驾驶技术是一项重要课题。大会上,多位专家对智慧高速与车路协同的未来发展等相关话题进行了探讨交流。

东南大学-威斯康星大学智能网联交通联合研究院院长、中国公路学会自动驾驶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冉斌做主题为《车路云一体化一致行动及智慧高速发展》的报告,他认为智慧高速发展方向是车路云一体化。车路云一体化系统是通过新一代信息与通信技术将人、车、路、云的物理空间、信息空间融合为一体,基于系统协同感知、决策与控制的信息物理系统。车路云系统是一个“多维”、“超级”复杂系统,智能网联汽车、智慧公路、智慧云是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中路高科自动驾驶行业研发中心主任/研究员张纪升做主题为《<双纲要>引领自动驾驶与智慧高速协同发展》的报告,他指出建立智慧高速车路感知交互网,实现丰富的感知手段融合,是智慧高速技术发展的一大趋势。对于智慧公路的发展,张纪升认为,智慧公路发展需要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回归本质需求,以技术创新驱动传统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强化应用场景和运行机制的创新设计。

湖北交投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首席专家、技术总监夏隽做主题为《湖北交投智慧高速探索与思考》的报告。他表示,智慧高速建设要坚持价值创造理念,将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业务经营深度融合。他认为,智慧高速的设计要紧紧围绕“通行运营提能力、安全管控上水平、服务保障强手段”来开展,从而切实保障智慧高速建设经济可承受、社会可受益、发展可持续。

低碳交通与绿色发展

服务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统筹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大幅提升交通运输绿色发展水平,加快形成绿色低碳运输方式是目前交通运输领域的重要任务。

中国工程院智慧公路工程科技论坛-智慧公路发展高峰对话上,郑健龙院士表示,公路绿色建设养护的基本目标是保证路网的安全高效运行,同时尽可能减少资源消耗。公路绿色建设养护关键体现在公路结构、路面材料、养护管理三个方面:第一,要发展长寿命的公路结构,目前我国的公路结构设计寿命、使用寿命都偏短。第二,要发展可再生的材料,研究开发生物沥青替代传统的矿物沥青,通过油石分离技术将公路废弃料中的石料完整分离出来,重新加以利用;探索将废旧沥青高品质、高附加值的开发利用,例如作为电池的电极材料。第三,要发展智能化养护管理,采用智能化的手段来对现有道路进行科学评价,进而作出科学养护决策,实现用最低的成本来保证最高的公路运输效率。

在交通与能源融合发展论坛上,电力规划设计总院清洁能源研究院副院长饶建业分析了交通与能源融合的五大定位与使命,并结合技术研究与工程实践,总结和提出了解决交通行业面临的“供电难”“伪低碳”两大突出现实问题的交能融合一体化解决方案。他表示,目前无论是交通行业还是能源行业,各自都有相对完备的标准规范体系,但在交能融合领域还存在一些标准规范的空白。他介绍,中国能建集团正结合枣菏高速等一系列示范项目,和相关政府部门、企业、行业协会共同致力于打造一套完整的交能融合标准体系,涵盖规划设计、工程建设、运营维护等多方面,为交能融合解决方案提供有力的技术标准支撑和保障。

在“打造绿色智慧物流供应链,服务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特别兴趣会议上,武汉理工大学教授刘明菲发表题为《长江经济带低碳物流、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与时空演化研究》的报告,对物流业的集聚发展、低碳排放和区域经济三者之间的协调关系进行研究。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三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度呈波动上升趋势,协调程度不高,且区域差异性明显,呈现“东高西低”的阶梯状分布特征;三系统的协调发展存在显著的正空间相关性,以高高集聚和低低集聚为主;三系统耦合协调度的空间分布较为稳定,重心整体位于湖北省东南部,空间演化格局呈明显的“东北-西南”方向分布。